光伏電站、新能源公交車、污水處理系統……回顧2021年,許多新建或新投入運營的綠色項目背后都能看到租賃公司的身影。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金融租賃公司和融資租賃公司將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理念積極融入經營管理之中,憑借“融資+融物”的產融結合獨特優勢,做綠色金融的踐行者,主動加大綠色租賃布局范圍,加快綠色租賃模式創新??梢哉f,“綠色”成為租賃行業2021年的關鍵詞。
服務綠色發展 機構參與度高
回顧2021年,租賃業內與碳達峰、碳中和相關的租賃項目、融資計劃、合作意向紛紛加速落地。
4月16日,蘇銀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銀金融租賃”)率先發行了全國首單非銀機構“碳中和”專題綠色金融債券(債券通),發行規模達20億元,募集資金投向風力、水電、太陽能項目等綠色產業,并明確披露碳減排等環境效益信息。
7月,為融資項目方、租賃公司與銀行提供對接平臺的全國首個碳中和融資租賃服務平臺在廣東南沙正式上線,在實現項目融資的同時,基于區塊鏈等數字技術,創新融資租賃服務模式,探索建立融資租賃費用與碳排放量掛鉤的浮動機制。
11月,中信金融租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金融租賃”)與京東方能源科技旗下3家全資子公司合作落地了1.2億元工商業屋頂分布式光伏融資租賃項目,該批電站總裝機規模達到了34兆瓦。
事實上,上述提及的蘇銀金融租賃與中信金融租賃也是近年來重點布局綠色租賃并將其發展為專業化、特色化綠色租賃金融服務品牌的公司,相關業務已初具規模。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1月末,蘇銀金融租賃在綠色金融領域累計實現租賃業務投放額達541億元,綠色金融租賃資產余額為301.59億元,占全部租賃資產余額的47.64%。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中信金融租賃已擁有光伏、風力電站180余座,綠色租賃業務余額達296.63億元,占總余額的62%。
把握市場機會 業務投向明確
“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未來幾十年將會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背捎迦谫Y租賃有限公司董事長賀竹磬認為,“這給融資租賃行業提供了較好的市場機會,尤其是新能源行業,市場空間大、成長性高,是融資租賃的理想選擇?!?/span>
融資租賃工具因其獨特優勢,既能在相關設備、系統、基礎設施上為綠色產業提供保障,又能為綠色項目提供資金支持。然而,如何選擇適合的綠色項目和合作企業,如何搭建交易結構以及如何控制項目風險,成為融資租賃公司必須面對并解決的問題。
從實踐來看,針對二氧化碳排放較高的行業,如火電;或對環境污染危害較大的行業,如燃燒化石能源的汽車行業,其碳減排需求為租賃公司在清潔能源發電、新能源汽車以及綠色數據中心等綠色產業拓展融資租賃的“低碳”業務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面對目前碳金融服務尚未覆蓋到的下沉市場中企業在綠色裝機設備、生產線等方面的需求,可以利用租賃制度優勢,圍繞國家發改委等七部門聯合印發的《綠色產業指導目錄(2019年版)》提出的清潔生產、基礎設施綠色升級等重點產業,以租賃公司自身積累的資源優勢和資金優勢來提供綠色租賃服務。
不過,業內人士也提醒稱,盡管新能源租賃業務規模不斷攀升,不少大型的能源企業、風電與光伏設備制造商與頭部的金融租賃公司達成了一系列的合作,但隨著“雙碳”政策的逐步推進,新能源領域融資需求預計將逐步擴大,與此同時,受行業政策、市場格局等因素影響,融資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綠色租賃市場面臨著更大的挑戰。
正視存在問題 加強政策扶持
回顧2021年綠色租賃的發展,租賃公司服務碳達峰、碳中和,最核心的就是為低污染、低排放行業企業提供設備租賃業務。然而,還需看到的是,綠色租賃業務量較高的期限錯配也進一步增加了租賃公司的經營風險和管理難度。
為確保資金流暢通,解決期限錯配問題,今年以來,天成融資租賃有限公司、興業金融租賃有限責任公司等租賃公司在開展綠色租賃服務的同時,還充分利用國家對“低碳”業務的優惠政策,積極通過發行綠色債券或ABS等方式獲取資金。
除期限錯配問題突出外,在與具有技術領先優勢的中小型企業開展業務時,租賃公司還要面臨承租人可能違約的風險。租賃公司需要合法取得租賃物的所有權,同時,以優質資產做抵押,或要求其提供股權質押。此外,也可以利用其控制的資產實施救濟,從而有效控制項目風險。
《金融時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缺乏統一的綠色租賃標準與足夠的政策激勵是影響租賃公司開展綠色租賃的關鍵因素。此外,在綠色租賃資產處置中還存在估值難、渠道窄、成本高、退出難等困難,特別是因綠色租賃資產轉讓的交易對手有限,且轉讓成本較高影響了部分租賃公司業務開展的積極性。
對此,業內專家建議,可以加大綠色租賃政策扶持力度,對經營突出的企業給予獎勵或補貼;鼓勵租賃公司通過SPV股權轉讓等方式,增加資產交易和退出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