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及行業動態
守正創新:租賃業推動高質量發展
來源:安徽國元融資租賃有限公司 作者:webmaster 時間:2022-01-17 16:45:25 瀏覽次數:2357

剛剛過去的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租賃公司堅持融物、融資于一體,聚焦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多個領域,加大布局力度,蓄力開拓創新,致力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進一步提升,為融資創新業務模式提供了更多的應用場景,如何把租賃業更有效嵌入產業鏈中,在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把握主動、贏得機遇成為新時期租賃行業關注的熱點。

展望租賃業未來發展動向,多位受訪的租賃公司人士告訴《金融時報》記者,在“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內,租賃業需要深刻把握形勢,以租賃產業和市場需求為導向,順勢而為,推進創新轉型;同時,業內公司也要牢牢守住租賃本源,立足租賃特點,堅持守正創新,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發展質效。

探尋業務布局新方向

當前,租賃業務領域差異化、特色化趨勢更加明顯,部分領域業務競爭也日趨激烈,而租賃公司通過售后回租業務賺取利差的傳統業務空間在不斷收窄中,挖掘新的業務領域,統籌推進創新轉型已成為租賃業發展的必然要求。

交銀金融租賃有限責任公司有關負責人認為,區域經濟的協同發展給租賃行業發展增添了新動力。如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發展戰略,都蘊藏著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新興產業投資需求,租賃公司在這些領域應該可以大有作為。受益于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產業體系協同共進,租賃公司在助推國家重要戰略實施落地的同時,也能夠實現自身經營業績的穩步提升和可持續發展。

此外,隨著新興行業快速發展,供融資租賃提供的金融服務空間也得以擴大。中關村科技租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關村科技租賃”)總經理何融峰告訴《金融時報》記者,在創新驅動戰略引領下,國家大力支持創新型中小微企業成長,支持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隨著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等核心經濟區域戰略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科創企業融資租賃市場規模未來可期,租賃公司也要實現自身突破,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源動力。

據了解,中關村科技租賃推出了“租賃+認股權”的租投聯動業務模式,為早期科創企業提供租賃服務,并通過認股權實現風險補償。同時,中關村科技租賃發起設立租投聯動基金,實現認股權價值變現,截至目前,已對13家租賃客戶進行了投資。租投聯動模式既平衡了租賃公司的債權風險,又降低了科創企業的融資成本,同時讓企業避免在早期過度稀釋股權。

數字化激活發展活力

科技賦能已是當前各行業保持快速增長的重要途徑,租賃行業也要順應發展趨勢,以數字技術為抓手,推動行業創新轉型。

在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當下,科技創新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動力。金融機構亟須思考創新手段,從而更好支持實體企業創新型增長。

在數字化浪潮下,科技已然成為租賃公司發展“硬實力”。作為業內深度應用科技賦能的公司之一,平安國際融資租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安租賃”)積極擁抱科技,快速構建科技力量,貫徹落實“線上化經營、精細化管理、流程化運營”目標,布局業務、風險、管理、科技四大模塊,目前初步完成汽車生態圈、小設備生態圈、供應鏈數據平臺、智能風控、管理數字化、科技中臺等功能的建設。

平安租賃有關負責人表示,實現科技平臺化,服務智能化,有助于為客戶提供更多創新靈活、便捷優質的綜合金融服務,將數字元素注入租賃服務全流程,數據思維貫穿業務運營全鏈條,智能風控、租賃服務線上化、推進C端業務等都可以成為租賃公司新的應用場景和管理模式,從而加快租賃公司創新轉型步伐。

堅守服務實體經濟初心

誠然,創新意味著打破傳統思維定式與路徑依賴,將涉及產品、模式、制度、流程、系統等一系列調整變化,需要租賃公司統籌考慮自身發展的需求、現實能力與長遠目標,以問題為導向,靈活務實找到真正適合自身創新轉型之路。但要注意的是,在這一過程中,融資租賃公司仍需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避免創新虛化,防止偽創新,始終要將服務實體經濟作為創新出發點和落腳點。

2021年年底,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地方金融監督管理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條例》)。值得注意的是,《條例》中將融資租賃公司明確定義為地方金融組織。業內專家認為,這從行政法規上明確了融資租賃公司的法律身份,有助于融資租賃公司依法合規開展各項業務,進一步促進行業規范發展。

上述專家認為,租賃公司應堅持聚焦主責主業,不忘金融初心,回歸租賃本源,積極主動順應實體經濟發展的金融需求,強化服務實體經濟的宗旨意識。

實際上,與傳統信貸相比,融資租賃具備融資、融物雙重屬性,在解決企業融資方式方面具有其他金融形態無法取代的作用。隨著監管政策持續加強,步入規范化發展軌道的融資租賃行業,其金融屬性也將得到充分彰顯。

業內公司緊緊圍繞服務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這一使命開展業務。據《金融時報》記者了解,截至目前,平安租賃已累計投放7500多億元資金用于支持實體經濟,所融資金主要用于與國家經濟息息相關的國計民生、基礎設施建設等行業。國銀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在2021年累計實現租賃業務投放超過800億元,其中在京津冀地區投放超過110億元,有力支持了區域協調發展和結構轉型升級。

當前,孕育普惠業務機會的中小微企業是創新創業的主陣地和最具活力的市場主體,其數量眾多,發展迅速,業務范圍廣泛,金融服務市場空間廣闊。租賃公司受訪人士表示,租賃是傳統銀行融資渠道的有力補充,租賃公司通過進一步研究、開發、推廣具有租賃專業化特征的中小微租賃產品,以工程機械、農機等中小型設備租賃業務為代表,充分發揮“融資融物”的租賃本源特色,豐富面向眾多中小微企業及民營企業的金融產品類型,全面服務中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切實履行好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責任。